怎样让员工甘愿努力工作呢?(1)
期望理论中的“效价”等于责任组合结果。
怎样让员工心甘情愿的努力工作呢?
(期望理论与员工绩效的关系) 估计很多管理者(特别是老板)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这道题解得最好的是大心理学家弗鲁姆,他给出了一个极具实操的公式:
M=V·E
其中,M(Motive Force)表示激励力量,是指一个人愿意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V(Value)表示效价,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同一个目标,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其效价也就不同。同一个目标对不同的人而言可能有三种效价:正、零、负。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E(Expectancy)表示期望值,是对实现某一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
效价直接反映人的需要动机的强弱,期望值反映人实现需要和动机信心的强弱。
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效价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会很大,即激励力量强。
这个公式中的概率E很好理解,问题是效价如何理解呢?
先来看弗鲁姆对效价是怎么解释的,他说,效价是指个人对某一行动成果的价值评价,它反映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励的重视与渴望程度。效价分为正、零、负三种,分别表示个人对成果的喜欢、不在乎、厌恶。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效价受到个人的需要、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行为成果可能有不同的效价。弗鲁姆认为,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样效价就大。
学过《责任动力学》的同学,你看到弗鲁姆先生的解释,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责任形成的过程) 对吧,你看“责任”的概念:
广义责任是指,人的一切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总和。
(同一行为不同的人评价结果会不一样) 相似理由一,你看上图,注意责任主客体,也就是效价概念里说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责任客体对同一行为会有不同的效价。
比如,见到同事主动给领导点烟,你认为是礼貌R3(+1),而同事可能认为那是在拍马屁R4(c)。如下图4R8C:
(4RBC) 相似理由二,弗鲁姆先生说,效价分为正、零、负三种,分别表示个人对成果的喜欢、不在乎、厌恶。
那怎样确定喜欢、不在乎、厌恶呢?
《责任动力学》提出的假设很有创意,看下图:
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老板(责任客体),见到员工主动给领导点烟,你会有哪几种反应?
1、你认为这是在拍马屁R4(c),员工在得知你的评价后,正常情况下,他还想继续在公司混,那么,从此以后,员工大概率会弱化这种行为(拍马屁)。原因责任低阶R4(c)是选择努力做“真值0”的意思。
2、反之,老板认为这是对领导的尊重或礼貌R3(+1),可以想见,今后员工会加倍重复该行为。投其所好也是人性之一。义务责任R3,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或指令,但符合老板的道德要求或价值观,做了,增值+1,没做也无所谓,真值0。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中,老板提倡的增值行为(企业文化),员工大多不在乎,原因就是真值不奖也不罚。
3、如果老板认为这是一种不能容忍的错误行为R1(-1),毫无疑问,主动给领导点烟这事,大概率会变成员工厌恶的行为。趋利避害也是人性之一。角色责任低阶R1(-1)是没有按规定或指令行事的减分行为。
你结合下图再体会一下:
相似理由三,效价越高,激励力量就越大。
你注意看0~N。
角色责任R1是定性评价,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它是绝对性的,没有中间状态,但能力责任R2是定量评价,是相对性的,同样的考试,有人考70分,有人考80分,有人考90分,有人考90.5分,中间的分数排列有很多,不是绝对的优劣,是相对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能力责任的数字符号表示为:能力责任R2(0~N)。能力责任R2(0)简化为R2(L)表示,L表示low低的意思。R2(N)表示多、高、大的意思。
比如,你给员工销售提成额,根据业绩水平,由1000涨到10000,那你说员工的激励力量是不是越来越大呢?员工的态度是不是也越来越喜欢呢?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效价”完全可以理解为责任属性的高低阶表现,也就是说效价=4R8C。
为了便于操作,我把反映员工态度倾向的词汇归下类:
1、喜欢
表达R3(+1)义务责任高阶的词汇: 帮助、爱心、友善、热心、捐助、关心、理睬、合作、团结、体谅、尊重、信任、支持、关爱、友好、热情、贡献、鼓励、赞扬、感激。
表达R4(C)原因责任高阶的词汇: 大公无私、奉献精神、任劳任怨、不计较得失、信念、理想、战略、大我精神、牺牲、忠诚、天下为公。
2、不在乎
表达R1(0)角色责任高阶的词汇: 诚信、守规、规则意识、准时、服从、执行、合规、守法、正直、坦诚、遵循、自律、规范。
表达R2(L)能力责任低阶的词汇: 差强人意、消极、懒惰、低效、拖沓、落后、无能、逃避、放弃、消沉、颓废、低迷。
表达R3(0)义务责任低阶的词汇: 冷漠、袖手旁观、讽刺、骂人、发火/发脾气、拒绝、不关心、不理睬、不合作、不团结、不体谅、不帮助、没有爱心。
3、厌恶
表达R1(-1)义务责任低阶的词汇: 迟到、早退、打架斗殴、偷窃、违反制度、违反规定、不走流程、欺骗、背叛、不服从、不执行、违法、侮辱。
你注意看上面第2个,不在乎。通过分类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员工对诚信、守规、消极、懒惰、冷漠、发火,本质上根本就不在乎。
你是不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点可怕?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现象,我们把量化后的效价带入弗鲁姆先生的公式:M=V·E。M为激励力量。
激励力量=4R8C×E,E(Expectancy)表示期望值,是对实现某一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也就是说成功概率有多少。
假如成功概率为90%,
R1(0)×90%=0。
公式翻译为:一个认真履职的员工,实现目标概率为90%,其激励力量为0。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其实你注意观察一下身边的同事,不在乎的行为到处都是,特别是消极、懒惰,几乎成了打工仔的代名词。
这么说的话,4R8C=效价,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意义非常重大,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责任动力学》为了探究本质规律,引入了数学运算符号,其行为结果让人脑洞大开。
开洞一,公式延展为:M=(4R8C+4R8C)×E。通过对4R8C+4R8C的组合运算,责任动力学发现如下有意义责任组合,看下图:
-1为熵值,0为真值,+1增值 举个例子。
M=(责任组合结果)×E,E=90%
1、R2(N)+R1(-1)=-1。一个员工能力出色R2(N),但大错不犯小错不断R1(-1),结果等于-1。
M=(-1)×90%。结果是负的。不但没有激励,反而是厌恶的行为结果。
2、R2(N)+R1(0)=+1。一个员工能力出色R2(N),且认真履职R1(0),结果等于+1。
M=(+1)×90%。结果是正的。员工充满激励力量,是员工追求的行为结果。
开洞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