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3-作者:葛杰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1(-1):角色在规则下必须做的事,数学逻辑特征值为(-1,0),R1(-1)意思为违反了规则范围内的事情,属于角色责任低阶的表现。比如:公司规定九点上班,小王九点半上班,小王迟到属于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做到,属于R1(-1)。

                            
一、马斯洛理论4R4P分析(学习动机导入)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943年,由美国马斯洛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友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包括四点基本假设:(1)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2)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3)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4)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2、4R4P责任情商对象论的表现结果为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次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种需求实际上就是人的责任四种对象关系的表现结果。责任动力的四种对象分别为:1、物理对象;2、数理对象;3、心理对象;4、精神对象;物理对象的结果显然是人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温饱问题以及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经过个人的拼搏和进取,人的能力产生了数值高低的差别。从此也便产生了更高级的需求,即心理对象结果下的需要社会交往,需要社会友情,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再进而寻求精神对象的更高级境界,即人生的理想、梦想和追求为代表的自我实现。因此说人的需求是基于责任动力对象的关系的递进结果!
       3、4R4P责任需求理论比马斯洛需求理论更符合实际,更科学
       人类存在需求,需求是四种对象的结果,即人的责任需要取决于个人责任对象的需要。但是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马斯洛需求理论存在一种假设,即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实际上,当我们人有了生理和安全需求时,这个和我们的角色稳定存在巨大的关系。我们往往不可能在需求方面出现简单的一级一级的上升。任何时刻,我们人都可能会出现有好几个需求的重叠,这是因为我们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了很多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需求。一个成功的人士,也许实现了事业的自我实现,但也许对自己家庭、爱情并不能够得到生理或者情感的需求满足,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我们想要获得更高的需求时,这些都是相对同等角色比较之下,会产生能力责任需求层次,通常和激励和目标相关。我们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分工,因此,就一定会有合作、帮助、协调和配合的需求,这个就是我们的义务责任需求。第四种需求是,我们不可能在永远的顺境下生活和工作,我们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导致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需求,这个需求同时也反映和决定了每个人的境界,这就是最高的原因责任需求。同时,这种需求是或然性的,它会在不同的人决策下,变成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并且会相应地转化为以上三种需求层次。也即,角色责任需求层次,能力责任需求层次,义务责任需求层次。
        4R4P四种需求层次核心优势就是,这四种需求层次是可以彼此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每一次的转换、影响、作用都能够反映行为人需求的层次和行为人的思想境界。当然,如果我们要做到完全理解这四种需求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先理解了4R4P四种责任四种力量理念与技术的系统知识。(引自4R4P官网文章)
     4、责任需求理论操作范式
     第一步:谈话了解缺失和需求,根据责任需求理论链接原理因责任需求(R4)
     第二步:理想膨胀,形成目标和激励,书面计划,签字画押(R2)
     第三步:前途远大,计划美好,执行效力靠规则。执行细则奖惩规则制定(R1)
     第四步:学习能力、学习毅力训练持续跟进,保驾护航出结果(R2)
     第五步:乐于助人,转换主客体,“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教大家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步发展,影响力形成(R3)
     第六步:胸襟宽广,理想远大,懂得取舍,大局意识明确,领导力形成(R4)
     此六步为一般逻辑排列,有一般先后之顺序,但不拘泥于先后之顺序,实为相互依存之关系。
二、4R4P原因责任诱导分析
        1、寻找痛点、分析缺失和需求
        原因责任为最终训练目标,也是解决问题青少年,诱导进入学习状态的起点。根据责任需求原理之原因责任需求,痛点、缺失和基本需求是其最根本的内容。因此在谈话教学中不经意间获取目标学生的原因责任需求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2、对接未来,描绘美景,链接现实
        获得目标学生基本原因责任需求之后,必须立即按此需求之下描绘可能产生的美好前景,然后180度大转弯跌入现实低谷,努力制造巨大心理落差。
三、能力责任诱导分析
      1、能力责任链接目标制定
      根据心理发展进程,适时立即制定目标。特别注意不是训练老师提出目标,而是诱导学生逐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书面化。
      2、目标清晰量化,可执行。
    设定目标要量力而行,目标必须分层和分解。远大理想是长远目标,阶段目标甚至于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甚至于精细到时目标。切忌空谈目标,无法执行,天天订目标,天天没目标。
      3、前置训练学习能力
       学习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包括学习能力的学习,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联想力等的训练学习,这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学习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学习知识就如逆水行舟。所以便产生了苦学、死学,但是成绩就是不能提高的奇怪现象。
      4、前置训练学习毅力,情绪稳定
      学习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情绪化和意志不坚是目前学生普遍的问题,因此进行能力责任的学习毅力训练、情绪稳定训练是保持学习状态的关键因素。
四、4R4P角色责任链接分析(规则情商)
     1、规则必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成事之根本。保证计划有效执行靠学生明白角色责任的重要性,靠学生体会规则的必要性。
     2、执行细则
      制定执行细则是为了可执行,有法可依地执行。
     3、奖惩细则
    不执行的不利后果是什么,这个后果不是训练老师的法宝和武器,而是在训练老师诱导之下学生自己说出来愿意接受的结果。
     4、第三方监督机制
    建议由孩子自己选择监督人,并邀请监督人,请监督人签字。
五、4R4P义务责任链接分析
      1、转换主客体,让孩子当老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人之好为人师,利用人性特点,转换责任主客体,让学生由教学活动中的责任客体变成责任主体。发挥责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沟通协同,团队合作,锻造影响力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
       基本情况:XXX,女,初二年级,科目基础很差,语言表达能力强,情商方面的对别人的理解能力很强,但自控能力很差。
操作难点:自控能力差,计划很难执行;科目基础差,学习能力几乎为零。
训练方案:
      1、采用责任情商原理,深入挖掘需求:需求一,需要被认同和鼓励;需求二:亲戚中有人在美国留学,其向往麻省理工学院,运用缺失原理,塑造美好前景(R4)
      2、制定目标,自己签字,父母签字,训练老师签字。(R2)
      3、规则意识,保证执行效力,再其同意下引入奖惩细则,第三方监督细则(妈妈监督)(R1)



                        4R4P责任需求成才记录
                                                姓名:     日期:
R1角色责任 必须做 检查 R2能力责任 努力做 检查
1作业完成        1目标量达成
2房间收拾        2计算能力
3孝敬父母        3记忆训练
4定时速算        4情绪控制
                                 5意志控制

R3义务责任 应该做 检查 R4原因责任 选择做 检查
1给妈妈讲课         1理想暗示
2给老师讲课       
3在校给其他学生讲题


        4、利用其语言表达能力强优点,转变主客体,让其成为老师给训练师讲课,给父母讲课。同时给予及时鼓励(R3)
案例二:
基本情况:XXX,男,初三年级。父母陪伴较少,多科目补习,轻度厌学,手机瘾较重,喜欢讲课幽默的老师。上课过程中嬉皮笑脸,对于未来规划模糊,没有紧迫感。
操作难点:手机瘾严重;时间安排很满;思想工作很难找到痛点。
目前训练方案:
       和父母深度沟通,共同分析现状和原因。提出两点要求:
(1)暂时停课,带孩子出去旅游。目的地之一是农村老家;目的地之二是北大清华或其他世界名校。运用原理是利用责任需要原理,制造痛点和需求点,以便R4切入。
(2)父母务必每天至少抽出1个小时和孩子共处。
(3)合理安排补习科目、补习时间、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导致的力不从心或消极对待。
接下来计划方案:
       1、及时刺激和放大R4,链接前端R2,R1,制定执行目标,执行制度和细节以及 4R4P责任需求成才记录表
       2、优化讲课内容,一是让讲课内容更幽默简洁;二是转换责任主客体让学生当老师给家长讲课;三是强化R1限时完成作业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1(-1)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行动“四做原理”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必须做,努力做,应该做,选择做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