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22-作者:陈川湘

  所有一级领域  所有二级领域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R=R2(N):R2能力责任,努力做的,表示一件事情的结果会有程度性的差异,R2(N)表示在做一件事情中,离目标的差异化越大,所表示的N值越高。比如:公司定的目标是10万,小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月底的时候做到了100万,勇夺第一!

一位在国企工作的朋友跟我讨论绩效问题,
他说,
有些岗位工作内容很少,
有的岗位工作内容比较多,
怎么在绩效里避免做多错多,
做少错少,
如何体现公平呢?

从实践看,
绩效考核问题说复杂,
那真是无以伦比,
说简单,
也很简单,
说复杂那是因为人性复杂,
说简单那是因为管理科学有了新突破。

《责任动力学》就是最好的绩效管理方法,
没有之一。
我给朋友这样回答。
首先把岗位工作分成四个部分,
一是必须做的;
二是努力做的;
三是义务做的;
四是选择做的。
如果你不太理解,
可先做好第一和第二项,
必须做的就是按制度来,
没做到就扣分,
努力做的就是给岗位确定工作目标,
比如,
60分是及格,
得90分比得80分好,
按照量化分段确定奖金额度即可。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学生,
按时到校,
是必须做的之一(就是职责之一),
如果迟到就会被处罚,
考试成绩就是努力做的,
语文得了90分,
数学得到了60分,
我们就会评价语文比数学好,
应该奖励,
而数学成绩不理想,
要努力提高。
所以,
同样是一个学生,
有可能他的成绩很好,
但常常犯规,
比如上课迟到、捣乱,
但成绩很好又不一定是全部的成绩,
像出现偏科问题,
因为需要努力的目标常常不只一个。
有了必须做和努力做的区分后,
我们立即就能区分出问题的所在,
然后再找对应的措施。

通过区分责任并赋予责任评价的过程,
就是解决员工绩效公平问题的过程。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责任第一现象(一个责任主客体)

责任单位:R=R2(N)

本文责任思维模型:理性行动“四做原理”

责任思维工具描述:必须做,努力做,应该做,选择做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